> 文章列表 > “树头红子落晴空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树头红子落晴空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树头红子落晴空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树头红子落晴空”出自宋代释行海的《和馨果二友见寄韵》。

“树头红子落晴空”全诗

《和馨果二友见寄韵》

宋代 释行海

几度怀归浙水东,无端又下白云中。

当窗石色寒留雨,出洞猿声静带风。

崖底碧烟生暮景,树头红子落晴空。

酷怜后夜芗林月,照我思君处不同。

《和馨果二友见寄韵》释行海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和馨果二友见寄韵》是宋代释行海所作的一首诗词。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几度怀归浙水东,

多次怀念故乡回到浙江东部,

无端又下白云中。

却又不知为何又飘落在白云之中。

当窗石色寒留雨,

坐在窗前,寒冷的石头上挂着雨水,

出洞猿声静带风。

洞口传来的猿猴声音静静地随风飘荡。

崖底碧烟生暮景,

山崖下的碧烟在黄昏时分出现,

树头红子落晴空。

树梢上的红果子落向晴朗的天空。

酷怜后夜芗林月,

深夜里,我深深地怜爱着这芗林的月光,

照我思君处不同。

它照耀着我思念心中的君子所在的地方,却与此地不同。

诗意:

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,表达了作者在离乡之后对故土的思念之情。诗中以浙水东归、白云、石色寒留雨、洞口猿声、崖底碧烟、树头红子、芗林月等景物描绘了山水之美。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,诗人抒发了自己对故乡、对亲友的思念之情,以及在异乡的孤寂和无奈之感。

赏析:

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媒介,通过描绘山水景色,表达了诗人的情感。诗人以浙水东归为开头,展示了自己多次离乡又返回故土的心境。接着以白云、石色寒留雨、洞口猿声等景物描绘了离故乡的孤寂和无奈之感。随后,以崖底碧烟、树头红子、芗林月等景物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色,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之情。最后一句“照我思君处不同”,表达了诗人对思念之人的思念之情。整首诗情感真挚,自然景物的描绘与诗人的感受相融合,给人以清新、深邃的感受。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,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,展示了离乡背井的孤寂和无奈之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