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的区别之处

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的区别之处

合同诈骗罪与民事欺诈行为的区别之处

合同诈骗与民事欺诈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
1. 主观目的不同 :

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人具有直接非法占有对方财物的目的。

民事欺诈行为人的目的是通过欺骗手段获取对方的一定经济利益,不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。

2. 欺诈的具体表现不同 :

合同诈骗罪的行为人通常通过虚构事实、隐瞒真相等手段,且往往没有履行合同的实际能力或担保。

民事欺诈行为虽然也可能涉及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,但其欺诈行为通常仍在民事法律、政策的调整范围内。

3. 履行合同的实际行为不同 :

合同诈骗中行为人通常没有履行合同的诚意,可能不履行合同或仅履行小部分而骗取大部分财物。

民事欺诈行为人有履行合同的诚意,尽管可能无法完全履行,但会尽力履行合同。

4. 对所获财物的处理方式不同 :

合同诈骗中,行为人拿到对方财物后可能携款潜逃或挥霍浪费,不打算履行合同或将财物归还对方。

民事欺诈中,行为人获取财物后可能用于购买生产资料,为履行合同创造条件。

5. 受侵犯权利的属性不同 :

合同诈骗侵犯的是公私财产权益,具有刑事责任和惩罚性质。

民事欺诈侵犯的是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权利义务关系,通常通过民事诉讼解决。

6. 产生的法律后果不同 :

合同诈骗罪承担刑事责任。

民事欺诈承担民事责任。

需要注意的是,合同诈骗与民事欺诈有时可能交织在一起,区分时需要综合考虑行为人的主观目的、客观行为、履行诚意、财物处理方式以及法律后果等因素
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
合同诈骗罪的主观目的是什么?

民事欺诈的常见手段有哪些?

如何区分合同诈骗与民事欺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