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玉山三献春红透”的出处是哪里
“玉山三献春红透”出自唐代陈陶的《将进酒》,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壮丽的景象,还隐含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。你可能会问,为什么陈陶要用“玉山三献”来形容春色的红透呢?其实,这里的“玉山”象征着高洁和纯净,而“三献”则可能暗指多次的献酒仪式,意味着在春天的美景中,人们一次又一次地举杯庆祝,生命的活力被激发到了极致。
但问题来了,为什么诗人在赞美春天的同时,又流露出对浮生如电的哀叹?这就像我们现代人,虽然享受着科技的便利,却时常感到时间的飞逝和生活的压力。陈陶的诗提醒我们,尽管生活中充满了不确定性,我们仍应该珍惜当下,像春天一样绽放自己的光彩。
那么,如何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平衡呢?或许,我们可以学习陈陶,偶尔放慢脚步,去感受自然的美好,或是与朋友共饮,享受片刻的宁静。这样,我们不仅能够应对生活的挑战,还能在忙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“春红透”。
“玉山三献春红透”出自唐代陈陶的《将进酒》。
“玉山三献春红透”全诗
《将进酒》
唐代 陈陶
金尊莫倚青春健,龌龊浮生如走电。
琴瑟盘倾从世珠,黄泥局泻流年箭。
麻姑爪秃瞳子昏,东皇肉角生鱼鳞。
灵鳌柱骨半枯朽,骊龙德悔愁耕人。
周孔蓍龟久沦没,黄蒿谁认贤愚骨。
兔苑词才去不还,兰亭水石空明月。
姮娥弄箫香雨收,江滨迸瑟鱼龙愁。
灵芝九折楚莲醉,翾风一叹梁庭秋。
醁亚蛮觥奉君寿,玉山三献春红透。
银鸭金鹅言待谁,隋家岳渎皇家有。
珊瑚座上凌香云,凤qV龙炙猩猩唇。
芝兰此日不倾倒,南山白石皆贤人。
文康调笑麒麟起,一曲飞龙寿天地。
作者简介(陈陶)
陈陶(约公元812—约885年):字嵩伯,号三教布衣。《全唐诗》卷七百四十五“陈陶”传作“岭南(一云鄱阳,一云剑浦)人”。然而从其《闽川梦归》等诗题,以及称建水(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,即闽江上游)一带山水为“家山”(《投赠福建路罗中丞》)来看,当是剑浦(今福建南平)人,而岭南(今广东广西一带)或鄱阳(今江西波阳)只是他的祖籍。早年游学长安,善天文历象,尤工诗。举进士不第,遂恣游名山。唐宣宗大中(847—860年)时,隐居洪州西山(在今江西新建县西),后不知所终。有诗十卷,已散佚,后人辑有《陈嵩伯诗集》一卷。